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習式經濟觀】綠色發展:適應與引領“主動有為”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3/25 15:36:43 用手機瀏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中國經濟要適應“新常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常態之“常”,是客觀規律之“!薄V醒虢洕ぷ鲿h曾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種大邏輯就是客觀規律。而綠色發展引領新常態,符合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邏輯。

      找綠色發展之“短板”

      有專家曾在前不久舉行的媒體茶話會上說過,以近幾年的霧霾為例,當看到藍天白云,都要在微信里發圖片奔走相告時,可見人們對碧水藍天有多期待!岸吣芎、高物耗、粗放大量的物質資源要素投入支撐經濟增長直接帶來的問題就是高污染!

      姚景源表示,這種粗放型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綠色發展就是要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可持續問題,只有牢牢抓住綠色發展才能順應新常態下的規律,中國經濟只有在綠色發展的經濟基礎之上才可持續。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就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解綠色發展之“鐐銬”

      相關專家表示,發展綠色經濟要轉變過去的增長方式,會遇到很多困難。面對困難,首先指導思想上應糾正過分追求GDP,攀比GDP的做法,告別速度情結,更多以綠色發展作為考核標準;其次是調整結構,下大氣力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產業;第三就是要有社會政策的保障。

      “綠色發展引領新常態,要轉變過去重規模與速度的粗放型發展思想,使其走上質量效益提高的集約型發展之路!币霸幢硎荆鲁B的內容要從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三個方面把握,生產與污染本身是一對矛盾,如何既推動發展又減少污染,這是擺在全球每一個國家面前的問題。

      以貴州為例,初步走出了把生態與發展統籌起來﹑統一起來的新路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抓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以此破解發展瓶頸,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拓展發展空間,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如何才能形成新的增長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這需要在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中來促進綠色低碳環保發展方式的形成。

      姚景源也表示,要讓綠色發展形成一種產業,使其成為很好的盈利產業。貴州與湖南因為保持了它的原生態,成了旅游熱點,所獲得的收入遠遠大于破壞性的開發。所以,未來應將綠色產業作為中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來發展。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鴻接受采訪時這樣說,唯有盡快認識新常態、自覺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才能與時俱進地抓住新常態下的新機遇、構思新常態下的新思路、謀求新常態下的新作為。

      哺綠色發展之“民生”

      全國人大常委、經濟學家、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曾指出,綠色經濟的發展要有生態、民生、經濟三大目標,最重要的民生是一種反貧困模式。

      央視網記者梳理后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提過“綠色發展”理念,突出綠色惠民、綠色富國、綠色承諾的發展思路。綠色惠民正是從民生的角度發展綠色經濟。

      有關專家談到這個問題時說,在調整結構過程中,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產業的逐步退出會出現地方收入減少,工人失業的問題。如何在結構轉型中,民生不僅不受損而且還能得到改善?

      專家認為,轉方式調結構過程中要扶持一些新的產業,使高新技術產業、中高端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為民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遇。此外,社會政策要為民生保駕護航。

      綠色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專家表示,面對這些問題,要有緊迫感,但也同時要看到解決這些問題不能一朝一夕完成。經濟發展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綠色發展是核心,只有做到綠色發展才能做到全面發展,只有做到綠色發展才能做到協調發展,只有做到綠色發展才能做到全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一帶一路”亟需發揮中國“綠色軟實力”
山東兩會聚焦工業轉型升級 以清潔能源帶動綠色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 守護一江碧水
用價格杠桿“撬動”綠色發展
山西財政利用清潔發展委托貸款 促進全省企業低碳綠色發
浙江以綠色發展促轉型惠民生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物聯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
開啟節能轉型新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助推綠色發展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