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建筑節能和綠色地產的推進迫在眉睫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4 11:44:20 用手機瀏覽

    廣大人民群眾對住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我國房地產業提出了新的課題。開發以環保、節能、安全、舒適為特征的“綠色地產”將成為未來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房地產業必須面對機遇和挑戰。

  我認為,我國房地產業目前主要面臨兩大任務:

  第一,從近期來看,房地產領域需要依照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進行結構調整。在宏觀調控領域,存在著怎樣調整供給和需求的問題。從房地產的供給來看,房地產一方面有商品的屬性,房地產商遵循市場經濟基本規律使其得以實現;另一方面,房地產還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這需要依靠政府進行干預,特別是開發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所以,一方面要加大供給,另一方面要分散需求。我們要有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還要有租房市場,只有啟動多層次的房地產市場才能滿足老百姓巨大的住宅需求。

  第二,從長遠觀點來看,在房地產領域、建筑領域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發展綠色建筑,轉變房地產和建筑業的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兩個量化指標,第一個是我國的人均GDP到2010年要翻一番,第二個是我國單位GDP的能耗要降低20%。所以,發展節能和綠色地產就成為房地產領域轉變增長方式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從建筑和房地產的經濟增長方式來看,相對于工業,建筑業是一個粗放型的行業。我認為:這種粗放性表現為“三高”:一是物耗高。二是能耗高。三是污染排放高。如在能耗方面,有研究表明,建筑在建造與使用過程中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我國在建筑方面的能耗已接近總能耗的45%。又據統計,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至3倍。從GDP來看,現在提出了綠色GDP的概念,我國的單位GDP能耗在世界上也明顯偏高,因而建筑節能是很有必要的。

  過去大家講“是不是小康,關鍵看住房”,今天講的是“住的好不好,健康最重要”。綠色地產不僅成為房地產商的一個“新賣點”和競爭力所在,而且也是開發商的社會責任。在我國資源特別是能源嚴重制約著經濟發展的嚴峻形勢下,建筑節能和綠色地產的推進迫在眉睫。

  我認為:綠色地產有三個重要標準:一是低耗,即減量節約化: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在這“四節”工作上,要通過全面推廣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爭取到2020年,我國建筑的資源節約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二是無害,即環保無害化。使用對人體無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體健康的有害輻射,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不損害其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三是人本,即提供健康、舒適、親和、人性化住宅空間。從關懷人、尊重人的角度出發,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于整個規劃、建筑、環境、室內設計之中,根據人的行為規律和居住區的功能進行規劃布局,建造自然、健康、舒適和人性化、個性化、親情化的住宅空間。

  發展綠色建筑和綠色地產對于轉變我國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增長方式、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政府要有所作為。

  第一,要盡快制定綠色地產的標準。目前技術上對于綠色社區的理解十分模糊,有不少地產商靠打“綠色牌”進行商業炒作,影響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出臺綠色地產的標準和等級評估體系就顯得尤為迫切。第二,建立引導綠色地產的激勵政策。長期以來,國家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引導和扶植節能與綠色建筑,這種局面必須改變。中國要對建筑實施強制節能標準,并建立綠色建筑與節能建筑的稅收和收費優惠制度。第三,要加大對綠色地產開發的研發投入。綠色地產是高科技行業,政府要加大綠色地產業相關技術產品、建造工藝、建筑理念的研發投入。同時要建立與綠色地產相關的新技術、新材料、新配件、新建筑理念和新的設計及管理模式的交流和推廣平臺。第四,做好綠色住宅小區的示范工作。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生態住宅,將促進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行動計劃之一。自2002年開展“全國綠色生態住宅示范項目”推廣以來,得到了開發商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希望能將這一示范工作引向深入。

  總之,在房地產領域,一是要按照宏觀調控的要求調整結構,二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打造綠色地產,改變建筑和房地產業的經濟增長方式。“全國綠色地產萬里行”活動,能夠站在房地產業發展的前沿,來傳播綠色地產理念,指導綠色地產實踐,也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綠色建筑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金融界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浙江省節能失信行為認定和記錄辦法》
環境優化科技支撐 濟寧節能產業發展迎新機遇
南方區域跨區跨省電力交易監管辦法(試行)
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節能部分)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2018年電力安全生產工作思路和重點
關于舉辦2017中國節能與低碳發展論壇的通知
關于征求對《節能標準體系建設方案》意見的函
關于《“能效之星”產品目錄(2016年)》公告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