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在3-6年內初步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框架 |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4 11:43:42 用手機瀏覽 |
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我國將在未來3至6年內初步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綠色GDP核算體系框架”。這是從在杭州舉行的“建立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際研討會”上獲得的信息。
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主辦、浙江省環境保護廳等單位承辦的本屆研討會,吸引了來自美國、歐盟、聯合國、亞行和中國國內的外近百名官員和專家學者!熬G色國民核算與科學發展觀、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國際經驗、建立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框架、自然資源與環境核算技術方法”,是與會者集中探討的四大課題。借鑒國內國際的發展經驗,大家普遍認為,我國目前采用的GDP代表著目前世界通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全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的統一標準。但是,這一核算體系存在著一些統計上的缺陷。我們從GDP中,只能看出經濟產出總量或經濟總收入情況,卻看不出資源環境消耗成本。其實,經濟增長不等于全面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也能增加GDP。例如,發生洪災,就要投資修復加固水利設施,就會增加GDP;環境污染導致疾病人口增多,也會拉動醫療醫藥產業,增加GDP。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幾乎已經達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因此,建立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并將綠色GDP納入干部政績的考核指標,就成為當前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當務之急。
與會專家指出,建立中國綠色GDP核算體系,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完成的環境統計指標體系。其基本框架可分反映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環境污染的三個統計指標,科學反映各自的消耗成本及其經濟損失。這是一項涉及眾多指標、諸多部門的極其復雜的工作。目前,國際上已有20多個國家實施綠色GDP核算體系,但還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通用做法。我國今年3月由國家統計局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啟動“綠色GDP研究”項目,確立了總體目標: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爭取用3-6年的時間,初步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綜合經濟與環境核算(綠色GDP)體系框架。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人強調,本次論壇將匯聚國內專家意見,探索出一個可以操作的綠色GDP統計辦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