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牛文元提出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三個重要因素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4 11:40:53 用手機瀏覽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日前表示,目前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集約化水平、社會公平三大因素制約著中國可持續發展。
  牛文元說,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是制約中國發展的瓶頸,也是可持續發展最關鍵和最核心的問題。他說,人力資源可分為體能,技能和智能三個方面,而在培養方面社會和國家付出的成本是相差很大的。如果體能付出是1的話,技能要付出3,而智能則要付出9。反過來,三者對社會的貢獻比則會達到1:10:100。在發達國家,人力資源的分值在25至40之間,而我國不到7,人力資源最好的北京也只有18左右。
  其次是集約化水平的建設。中國經濟目前要盡快解決的就是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牛文元指出,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四個方面。首先是單位GDP消耗多少能源。我國近些年的發展都是以拼資源來發展經濟。因此在能源消耗上我們是發達國家的3--5倍。其次是單位GDP消耗多少原材料。當前我國的多數效益都是以消耗原材料作代價的,現在我們要努力做到消耗率的不增長,即零增長。如在用水方面,我們要做到同樣的水量產出更大的效益。第三是單位GDP放出多少污染物。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吃了很多苦頭了,在創造價值之后相反要拿出更多的錢去治理污染。四是全員勞動生產率。牛文元說,這個生產率在本質上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有統計顯示,中國在農林牧礦等12大類行業(和門類)的發展成本,均高出世界平均數;這意味著在世界平均發展水平下,用1美元可辦成的事,在中國要花費1.25美元。
  三是社會公平的建設。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國家宏觀調控,控制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國際上有個基尼系數比例:發達國家財富分配基尼系數基本上是在0.2至0.3之間,0.4是個警戒線,超過這個警戒線就足以動搖國家的穩定。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已經達到了3.9。因此,這個是必須要控制的,但也只能一步步來,不能急。
  牛文元分析說,中國10年來如此重視并率先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是基于幾方面的考慮。一是中國人口多,而人均資源不多;二是生態環境的先天脆弱性。中國國土環境的先天脆弱性,明顯超出全球平均狀況,如國土面積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風影響、55%不適宜人類生活和生產、35%經年遭受土壤侵蝕和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區等等;三是中國這20年來發展的快速度,已經過快地利用了資源,并破壞了許多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科院牛文元:能源高消耗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