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受國務院委托作的關于節能減排工作情況的報告,共有53人次發言,F根據會議發言情況,將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會議人員的主要意見整理如下。
出席人員普遍認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了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國務院和各地方、各部門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全國人大的決議,做了大量工作,應予充分肯定。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相關調研報告的建議務實中肯,希望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處理,并在依法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時一并作出回應。出席人員指出,當前我國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完成“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艱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的統一要求和部署,把完成“十二五”規劃綱要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作為硬任務,下更大決心、作更多努力,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審議中,大家還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和建議。
部分出席人員指出,“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約束性指標是具有法定效力的目標任務,也是各級政府對全社會的莊嚴承諾。但從前三年的實施情況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氮氧化物下降率只完成總任務的54%和20%。要進一步提高對節能減排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堅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有些出席人員認為,在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指標統計上,由于國內生產總值統計口徑不一致,以省為單位統計,多數省指標都完成了進度,導致國家節能約束性指標完成進度滯后的壓力無法有效傳導到地方。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局和長遠考慮,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有些出席人員認為,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必須從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出發,找到節能減排與促進發展的平衡點,做到在發展中抓節能減排,以節能減排促進科學發展。有些出席人員提出,2013年各地方能源消費居高不下,應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嚴格控制能耗增量。有些出席人員提出,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是長期的系統工程,很難三、五年就見到明顯成效。政府應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既表明國家推進節能減排的堅強決心,又客觀說明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引導全社會堅定信心,建立合理預期。
部分出席人員提出,要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和清潔能源。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強化對產業布局的規劃和產業轉移的管理,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禁止落后產能轉入,遏制重復建設。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應制定中長期生態產業發展規劃,將生態理念和生態工程融入一、二、三產業改造、升級、發展全過程,突出抓好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和工業園區循環改造,打造循環經濟鏈。加強資源綜合利用,重視有色金屬、鋼鐵以及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開發“城市礦山”。部分出席人員指出,能源結構不合理是導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難以控制的主要因素!笆濉币巹澗V要提出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11.4%,實施中前三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后兩年需提高1.6個百分點,考慮到新開工水電、核電、風電等項目的建設周期,完成目標壓力較大。建議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戰略,切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有些出席人員提出,我國核電技術已有長足發展,發電效率和安全性均達較高水平,但社會上對發展核電還有不少顧慮和爭議,應加強對核電技術的科普宣傳,提高核電項目論證、立項的透明度,讓社會公眾有序參與,避免“談核色變”。有些出席人員認為,近年來西部和東北地區水電、風電發展較快,但由于本地消納能力較低、電力輸送通道建設滯后,造成大量棄風棄電現象,建議加強清潔能源基地布局與相關地區產業發展、配套電網建設的統籌規劃,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重。有些出席人員指出,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應下大功夫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加快煤制油、煤制氣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國內煤炭企業升級改造,禁止進口國外劣質煤。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