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十二部委聯合印發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
來源:氣象局網站 時間:2014/2/26 22:18:04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氣象局等12家部委聯合印發了《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2020年)》(簡稱《規劃》),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行動綱領。

  《規劃》提出了強化生態建設的氣象保障、防治水土流失、推進重點地區綜合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下水資源以及森林、草原、荒漠、濕地與河湖、農田、城市、海洋七大生態系統等十二項建設任務。

  《規劃》進一步指出,建立和完善人工干預生態修復和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完善生態脆弱區、易災地區無人生態氣象觀測站和土壤水分觀測站布局。在相關部門監測的基礎上,強化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評估預警能力建設,以地面監測數據和風云系列衛星遙感資料為主要信息源,構建生態氣象業務服務平臺,開展生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生態保護與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等工作。開展生態服務型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配備高性能人工影響天氣飛機,建設作業指揮平臺,合理配置新型高效增雨防雹火箭等地面作業系統,科學布局人工增雨防雹作業基地,改擴建人工增雨(雪)標準化作業點,大幅度提高作業覆蓋面積,強化生態建設的生態保障。

  《規劃》提出了三方面的生態建設氣象保障重點工程建設:一是生態氣象觀測網絡建設,改擴建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城市等生態氣象觀測站,新增生態小氣候觀測站、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以及生態氣象災害移動調查系統,初步建成以實時資料為主的生態氣象立體監測及數據傳輸網絡;二是生態氣象業務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評估預警指標體系,建立地面監測、衛星遙感數據存儲及加工系統,建立生態氣象綜合業務平臺及信息發布和共享系統,開展生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生態保護與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服務;三是生態服務型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在各重點生態區加強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業,建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建設氣象作業指揮服務平臺,健全生態服務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增加生態用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生態環境部最新部署:嚴查生態保護調門高行動少問題
海南生態環境保護打破“九龍治水”格局
生態環境部印發公告 禁止三行業以一氟二氯乙烷為發泡劑
江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出臺制度保障 落實“應賠盡賠”
生態環境保護多重要,聽習近平怎么說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遵循
環保部:今年將劃定11個省市生態保護紅線 建立硬約束機
兩部委出臺新政 要求省會城市年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