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臺財稅政策發展生物能源 |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14:59:07 用手機瀏覽 |
中國青年報報北京11月13日電 你給汽車加的油,可能是從向日葵和大豆里提煉的。這不是科幻故事,而是我國正在鼓勵發展的生物能源的現實。 國務院五部委近日聯手出臺財稅政策,鼓勵發展生物能源,促進石油替代。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稅務總局、國家林業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發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財稅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說,國家將采取彈性虧損補貼、稅收優惠等財稅政策鼓勵生物能源的發展。 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說,發展生物能源與生物化工對于替代化石能源、促進農民增收、改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從長遠看,生物能源與生物化工等石油替代品的發展要依靠市場,立足于提高自身競爭力。但在發展初期,還面臨著生產成本高、市場風險大、原料落實困難、關鍵技術難以突破等制約因素,因此需要專門的財稅扶持政策。 據介紹,生物能源可分兩種。一是生物柴油,是用油菜籽、向日葵、油棕櫚、大豆、蓖麻等油料作物加工的動力柴油;一種是酒精燃料,是從甘蔗、玉米、薯類作物或農作物秸稈中提煉、加工的燃料乙醇。它們可替代石油和煤炭等礦物能源,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比較小,被稱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 世界各國政府都很重視對生物能源的使用和扶持。歐盟計劃2010年生物柴油的產量發展到800萬噸至1000萬噸,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從2005年的2%提高到5.75%。德國生物柴油消費量在2004年已達110萬噸,成為全球使用生物柴油最多的國家。巴西利用甘蔗生產燃料乙醇,已建成完整的燃料乙醇產業鏈:從種植甘蔗到生產燃料乙醇,到建立燃料乙醇加油站,形成了遍布全國的產銷網絡。目前,巴西每年消費燃料乙醇110億升,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已超過40%。 我國近年來相繼建成了一些年產量超萬噸的生物柴油廠,預計到2010年,我國生物柴油需求量將達到2000萬噸。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校長歐陽平說,生物柴油作為車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無需改造發動機,而且對車輛發動機還有保護作用。中國工程院石元春院士提出,以中國豐富的生物質資源估算,可以在15年內建設一個年產1億噸的綠色油田。 朱志剛說,國家將從四方面予以扶持:一是建立風險基金制度、實施彈性虧損補貼。企業應當建立風險基金制度,以盈補虧,如果油價長期低位運行,國家將對企業給予適當補貼。 二是原料基地補助。國家鼓勵開發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設原料基地,開發原料基地要與土地開發整理等項目相結合,并對龍頭企業給予適當支持。 三是示范補助。國家鼓勵具有重大意義的生物能源及生物化工生產技術的產業化示范,以增加技術儲備,對示范企業予以適當補助。 四是稅收優惠。對確實需要扶持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企業,國家給予稅收優惠政策,以增強企業競爭力。 朱志剛說,中國人多地少,糧食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因此,中國生物能源及生物化工將以非糧作物為主,嚴格控制以糧食為原料生產生物能源,堅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前提下,穩步發展,防止一哄而起。國家財稅扶持政策也將限定支持對象、控制支持范圍、把握支持力度,引導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堅持產業發展與財政支持相結合,鼓勵企業提高生產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