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指出,住建部有望于10月份出臺建筑節能的強制標準,作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意見的配套實施措施。此前,北京 、上海等地已率先出臺地方強制標準。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對建筑節能市場格局帶來深刻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該標準的出臺會對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推動性作用,對建材、外墻保溫以及從事節能服務的企業將帶來更多機會!睋䦂蟮,此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率先出臺有關建筑節能地方強制標準,推行更嚴厲的“建筑節能強標”將是大勢所趨。
伴隨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國家對建筑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關專家指出,新型城鎮化應是綠色、低碳的城鎮化,這為我國建筑節能產業提供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軍表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預示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人居和建筑節能產業巨大的發展機會!
數據顯示,2011-2013年,每年建筑節能市場規?蛇_5000億-5600億元。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表示,我國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任重而道遠,目前有400億平方米既有建筑,約三成(130多億平方米)需節能改造,預計今后10年產值可以達到1.5萬億元。
徐珍喜預測,節能產業在2015年將能達到7000-8000億的規模。他告訴記者,隨著能源危機的日益嚴重,和節能減排被提高到國策,綠色建筑和節能服務行業在2010年之后進入真正的蓬勃發展期。相對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走的路更為艱難,盡管政府提供了政策優惠但仍不能完全大規模推動,很多地方的節能改造工作還是政府投入為主。
對于建筑節能,政府正在投注越來越多的力度。2011年,財政部、住建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的通知》提出,要強化公共建筑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建設過程的能耗指標控制。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再次明確提出,城鎮新建建筑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8月1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推動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完成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6000萬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