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國家政策 >> 正文
新《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4 11:30:56 用手機瀏覽

鼓勵多元化、多渠道投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投資人按協議分享節能改造收益;逐步實行兩部制用能制度;節能信息須在《住宅使用說明書》中進行明示;科學論證節能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

  建筑節能推行已久,但缺乏制度性規定仍然是制約實施進度的一大困境。日前,建設部出臺新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對民用建筑節能的監管主體、推進方式、懲罰機制進行詳細規制,通過加強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室內熱環境質量等手段,推進建筑節能進程。

  開源投資渠道以共贏促節能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會長、首席專家涂逢祥介紹說,建筑節能工作的兩個要點一個是對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另一項是解決舊建筑節能改造的資金。目前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幾乎完全倚賴政府投資,新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明確國家將鼓勵多元化、多渠道投資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投資人可以按照協議分享節能改造的收益,同時鼓勵研究制定本地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資金籌措辦法和相關激勵政策。

  針對《規定》中提到的"多元化"、"多渠道",涂逢祥會長舉了兩個具體的例子:北京等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嘗試采取建筑加層的方式進行節能改造,施工企業通過出售樓房加層為節能改造籌措資金;另外,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是請專門的投資公司對既有建筑進行改造,通過協商,改造后前幾年的節能收益歸投資公司所有,約定年限之后的節能收益就歸業主所有了。這種方式,可以實現投資者和業主的雙贏,目前我國深圳等地區已經開始小范圍的試行。

  顯然,實施新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會將資金的壓力分攤到多個主體上,減少了完全由政府承擔改造費用的重負,對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房地產開發商、物業管理部門、業主及專業投資公司都可以通過資金注入的方式參與到建筑節能改造中去,同時,節能后的收益也根據事前協議共同享有,通過利益共贏加快節能改造的實施進程。

  二部制熱價寫入規定加快供熱節能改造

  新出臺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首次對二部制熱價提出規制,"采用集中采暖制冷方式的新建民用建筑應當安設建筑物室內溫度控制和用能計量設施,逐步實行基本冷熱價和計量冷熱價共同構成的兩部制用能價格制度。"

  涂逢祥會長這樣向我們解釋二部制熱價的合理性:由于熱能具有高度的傳導性,居民住宅的中間和邊角部分在用熱上有很大差別,對供熱收費的改革不可能照搬水、電、氣的計費模式,完全按照計量收費顯然是有失公平的。即使住戶將供熱管關死,供熱管道維護、建設的費用也應當與其他住戶共同分擔,因此仍要有一部分收費按照面積計算。二部制熱價實施后,供熱計費便由變動和固定兩部分共同組成了,變動的部分是熱計量表顯示的實際使用數字,固定的便是按面積計算的部分。隨著推進過程,要逐步增大變動的部分減少固定的部分,達到使用與資費掛鉤,激勵業主在供熱系統運行過程中自覺執行節能標準。

  目前,二部制熱價已經在天津等地進行試點,但進度偏慢。涂會長介紹說,實行二部制熱價,對設施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安裝計量表,還包括管網系統的改造。由于既有建筑的供暖系統通常是采用垂直立管,要進行用熱計量,需要在管道上下安裝多個計量表,而一個熱表最低造價也在500元人民幣左右,通常的價格都在千元以上,成本是高昂的。因此,實行二部制熱價不僅是形式上的更新,也對建筑的構造和設施提出新的要求,必然要有一個相對緩慢的推進過程。本次建設部在新出臺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明確提出逐步推行二部制熱價,正式通過制度化的方式對其加以規制,旨在加快供熱系統節能改造的進程。

  節能信息實施公示擅改設計重罰50萬

  此外,本次《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還明確提出,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將所售商品住房的節能措施、保溫隔熱性能指標等基本信息在銷售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并在《住宅使用說明書》中詳細說明。

  《規定》實施后,建設單位如果不按照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委托設計,擅自修改節能設計文件,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違反建筑節能設計強制性標準,降低工程建設質量的,最高可處50萬元的罰款;設計單位若未按照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進行設計的,應當修改設計。未進行修改的,給予警告,并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對未按照節能設計進行施工的施工單位,情節嚴重的,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兩年內,累計三項工程未按照符合節能標準要求的設計進行施工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同時,新《規定》還提出,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應當考慮建筑物的壽命周期,對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投入收益比進行科學論證。節能是大方向,但同時節能也不能冒進,節能改造要符合建筑節能標準要求,確保結構安全,優化建筑物使用功能,不能偏離到另一個盲目推行的誤區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行業規范:民用建筑節能產品需認證
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