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通知公告 >> 正文
關于開展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4 11:00:28 用手機瀏覽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文件
 
發改環資[2004]793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關于開展
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計委)、經貿委(經委)、黨委宣傳部,中央及國務院有關部門,有關新聞單位: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通知》(國辦發[2004]30號)(以下簡稱《通知》),2004年至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全面推進節約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資源以及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為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對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重要批示、國務院辦公廳《通知》要求和國務院召開的全社會深入開展資源節約活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廣泛深入地開展資源節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決定聯合開展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宣傳主題
2004’資源節約系列宣傳話動的主題是:大力推進節約降耗,緩解資源瓶頸制約。系列宣傳是全國資源節約活動的重要內容。宣傳活動要緊緊圍繞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瓶頸制約,突出節約能源,節約原材料,節約用水,節約土地資源,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加大宣傳力度,講求宣傳效果。
2005年、2006年的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將根據當年的資源形勢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確定宣傳主題。
    二、宣傳的主要內容
從國情出發,全面正確地認識我國的資源狀況;深刻理解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和制約作用;深入分析資源利用狀況,挖掘資源節約潛力;反映和正視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大力宣傳資源節約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意義;突出宣傳國家有關資源節約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和主要措施;介紹市場經濟國家推動資源節約的新機制和有效做法。主要宣傳內容見附件一。
    三、宣傳工作的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制定切實可行、注重實效的宣傳計劃和活動方案。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把資源節約系列宣傳列為宣傳重點,并作為定期新聞通氣會的重要內容。各地區、有關部門要以本通知精神和宣傳提綱(附件一)為基礎,緊緊圍繞“大力推進節約降耗,緩解資源瓶頸制約”這一主題,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注重實效的資源節約系列宣傳計劃和活動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并于2004年6月10日前將宣傳計劃和方案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
日前,中宣部已將《關于全國資源節約活動的宣傳報道方案》(以下簡稱《宣傳報道方案》)下發各地黨委宣傳部和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各有關新聞單位要按照《宣傳報道方案》的要求,周密部署,認真組織好資源節約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
    (二)發揮正面宣傳的引導作用。一是宣傳典型。多年來,全國范圍內涌現出了一大批資源節約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要通過宣傳典型經驗、先進事跡,發揮榜樣的作用,引導企業和社會各界自覺開展資源節約;二是宣傳資源節約知識、優秀科研成果、實用技術和產品,通過舉辦各類專題研討會、技術交流會、推廣會、技術成果展覽等,推動資源節約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實用技術約推廣應用;三是宣傳可持續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
    (三)充分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對資源節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對那些浪費和破壞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和現象,要大膽地加以揭露、曝光和批評,形成輿論監督聲勢,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在輿論監督中,要注重調查研究,實事求是,通過曝光來促進問題的解決。
    (四)堅持面向群眾、面向基層,集中宣傳與經常性宣傳相結合,重點宣傳與普及宣傳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機關、學校、社會團體和社區等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和互聯網等媒體,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資源節約宣傳活動,并根據不同新聞媒體的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系列宣傳報道活動。在電視、廣播等視聽媒體的重要時段,開辟資源節約專題報道和相關公益廣告;在報紙、雜志等媒體的重要版面,開辟資源節約專門欄目、專題報道和專版,進行集中和系列的宣傳報道,營造強大的輿論宣傳聲勢。
    四、主要活動安排
    2004’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要科學籌劃,精心組織。講求實效。主要宣傳活動安排見附件二。
    五、組織領導
    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宣部主辦,國務院有關部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科技日報等單位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宣部負責全國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的組織協調。各地發展改革(經貿)委與黨委宣傳部負責本地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的組織協調。在組織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組織協調機制,切實加強對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的領導,扎實推進宣傳工作,注重宣傳效果。
 
 
 
    附件:一、大力推進節約降耗,緩解資源瓶頸制約——2004’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宣傳提綱
    二、2004’資源節約系列宣傳主要活動安排
    三、2004’資源節約系列宣傳口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    宣    部
二OO四年五月九日
 
 
 
 
 
 
 
 
 
主題詞:資源節約宣傳通知
                                                                                                                                                                     
抄送: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
                                                                                                                                                                       
附件一:
 
 
大力推進節約降耗,緩解資源瓶頸制約
——2004’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宣傳提綱
 
    黨中央、國務院對資源節約工作非常重視。在今年召開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要始終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戰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做得實而又實。溫家寶總理強調指出:要重點抓好節約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使用資源放在優先位置,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當前,要突出抓好節煤、節電、節油、節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消耗工作。要大力推廣節能降耗技術工藝,開展清潔生產。建立城鄉廢舊物資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倳浐涂偫淼闹v話,為做好新時期的資源節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活動,要緊緊圍繞這些要求,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逐步樹立全社會自覺節約資源的良好風尚,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一、全面、正確認識我國的資源狀況
    從資源總量看,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品種豐富,一些重要資源擁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從人均資源占有量看,我國又是一個“資源小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水資源狀況:我國雖然是一個水資源大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6位。2002年,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3萬億立方米左右,但人均淡水資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l/4。目前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于國際公認的1700立方米用水緊張線,其中有10個低于500立方米嚴重缺水線。
    能源資源狀況:我國化石能源資源探明儲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1999年,我國人均石油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氣僅為4.5%;即使儲量最豐富的煤炭,人均儲量也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9%。
    主要礦產資源狀況:我國礦產資源品種多、總量大,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58種;已查明的礦產資源總量約占世界的12%,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耕地資源狀況:我國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至2003年底,耕地資源總量18.5l億畝,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積僅1.43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2000多個縣(市)中,目前有600多個縣(市)人均耕地面積在世界公認的人均耕地警戒線0.8畝以下。
    二、深刻理解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和制約作用
    一方面,資源對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沒有必要的資源保證,經濟難以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目前,我國90%左右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來自于礦產資源;85%的食物由耕地提供。另一方面,資源對經濟發展也有重要的約束作用。許多資源的供給能力不是無限的,資源的承載能力反過來要制約經濟增長的速度、結構和方式。近年來,水、煤、電、油等資源短缺尤為嚴重,如2003年原煤生產量雖達到16.67億噸的歷史新高,增長15%,但仍供不應求,許多電廠、鋼廠“等米下鍋”,由于缺電、缺煤,一些地區不得不重新啟用柴油發電,導致柴油供應緊張,使許多浪費和破壞資源的小煤窯死灰復燃。電力供應緊張地區從2002年的10個省(市、區)增加到2003年的21個,而且缺電地區的緊張程度更加嚴重,已經對人民生活、工農業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的瓶頸制約。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家財力的增強,資源約束將替代資本約束逐步上升為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甚至成為伴隨工業化、現代化全過程約一個重大問題。
水資源嚴重短缺。目前我國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億立方米,其中灌區缺水約300億立方米,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平均每年農作物旱災面積4.12億畝,約占全國農作物播種面積的1/5,年均損失糧食200—300億公斤;旱情嚴重時,全國農村有上千萬人和數千萬頭牲畜臨時性飲水困難。全國城市缺水日益嚴重,2000年我國663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8座為嚴重缺水城市;北方和沿海城市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尤為突出,正常年份缺水量近70億立方米,影響工業產值2300多億元;同時地下水資源嚴重超量開采、水位下降、漏斗面積擴大,直接影響到地下水資源持續利用和城市化發展進程。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2003年,全國缺電350—450億千瓦時,給人民生活、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到2020年,隨著人口增加、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能源需求將大幅度上升,這對能源的可供量、承載能力,以及國家能源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僅從滿足國內煤炭需求來看,就面臨著煤炭精查儲量不足、生產能力不足、運輸能力不足和環境容量不足等四大壓力。
重要礦產資源后備儲量不足。據測算,到2010年,我國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多數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嚴峻,一些關系到國民經濟命脈的、用量大的大宗礦產資源中,貧礦和準選礦多,富礦少,質量差,后備儲量嚴重不足,供需矛盾相當突出。
耕地資源長期短缺。我國耕地資源開發程度已處于世界較高水平,土地復種指數較高,進一步提高耕地資源開發程度的空間十分有限;優質耕地僅占我國耕地資源的l/3;我國部分耕地污染、土地鹽堿化、沙化和退化嚴重,后備資源嚴重不足。耕地資源減少和短缺直接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和現代化進程。
    三、深入分析資源利用狀況,挖掘資源節約潛力
我國資源利用狀況,一是資源利用效率低,消耗高;二是每單位資源所產生的效益差,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資源的低效利用進一步加劇了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
水資源利用狀況。我國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資源浪費量大、污染嚴重,同時海水和再生水等非傳統水資源利用量也較少。目前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我國萬元GDP用水量為537立方米,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足60%,遠低于發達國家75%—85%的水平;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o.4—0.45,大大低于國外先進水平的0.7—0.8。
    能源資源利用狀況。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為33%,比發達國家低10個百分點;單位產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關于召開全國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會議的預通知
關于印發山東省重點產品基本能耗定額和能耗限額的通知
關于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決定
關于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的意見
關于調整汽車報廢標準若干規定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 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實
甘肅《關于加強政府機構節約資源工作的意見》出臺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推進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決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