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經濟信息化委指導,市循環經濟協會編制的《2022上海市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9月13日,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從經信委了解到,上海資源綜合利用總體水平和效率領先全國。
2021年,上海市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克服新冠疫情影響,以“雙碳”目標為導向,以確保超大城市安全運行為己任,以“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為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將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開好局、起好步,進一步推動形成高效率、可持續的循環型經濟發展體系,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繼續領先全國。全市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綜合利用率為93.96%,比上年略有上升,其中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99.60%,再創歷史新高,固廢利用建材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市政、道路建設;
二是規范企業電子電器廢棄物處置利用效果顯著提高;厥仗幹寐102.50%,回收各類金屬同比增加長270.6%,廢塑料同比增加59.58%,原材料回收效果顯著提升;
三是再制造產業發展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市實現再制造產值約 45 億元,同比增長 7%,當年再制造航空發動機133臺、再制造汽車發動機1.2萬臺、變速箱2.6萬個、小型工程設備10萬余個、大型工程機械零部件1.2萬余個、再制造服務器及存儲設備2萬余臺;
四是再生能源規模持續增長。全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68萬(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1.4%,其中垃圾發電企業11家,期末發電設備容量52.8萬(千瓦),同比增長26.7%;
五是建筑垃圾資源化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市已建成裝修垃圾和拆房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 12 座,資源化利用能力 590 萬噸,比上年底增加2座、140萬噸;六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保持規;l展。全市回收利用廢鋼鐵442.27萬噸、有色金屬47.22萬噸、廢玻璃106.31萬、廢塑料62.68萬噸、餐廚廢棄油脂83985噸、動植物油62100噸。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37.8%。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字化轉型上,上海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形成資源循環利用新業態。本市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初步形成了企業信息化回收體系、公共信息化服務、市場化電商平臺三種模式,加大提高了廢棄資源流通和生產要素配置效率。
在產業提質上,綠色制造循環改造持續推進。以“3+6”產業為主導,通過培訓、創建、申報、評審等環節,新創建市級綠色工廠42家、綠色設計產品17項產品。完成了8個國家級園區和10個市級園區的循環化改造驗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