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發布實施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遠期力爭成為世界領先氫能公司的發展目標。公司將按照“加氫引領、綠氫示范、雙輪驅動、助力減碳”的思路,聚焦氫能交通和綠氫煉化兩大領域,大力發展氫能一體化業務,引領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這是中國石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國家能源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推動氫能科技革命性突破,促進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重點應用領域大規模市場滲透,引領氫能產業鏈創新鏈深入融合發展。
根據中國石化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公司將以打造規模最大、科技領先、管理一流的“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為目標,圍繞氫能交通、綠氫煉化兩大領域積極推進產業示范,從三個方面發展氫能業務。
加強產業培育,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石化將堅持“國家有布局、市場有需求、發展有效益、戰略有協同”原則,按照“油氣氫電服”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的思路,積極穩妥推進加氫站網絡布局,規劃到2025年,建成加氫能力12萬噸/年左右,全力滿足消費終端加氫需求;在現有煉化、煤化工制氫基礎上,大力發展可再生電力制氫,進一步擴大清潔綠色氫氣生產利用規模,重點抓好綠電制綠氫重大示范項目布局建設,逐步在煉化領域替代化石原料制氫,推動工業領域深度脫碳;積極聯合各方優勢資源,推動建立全國性氫氣生產、利用、加氫站網絡及科技裝備等產業鏈數據庫,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帶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強化創新引領,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石化將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力爭在高性能燃料電池催化等石化材料、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加氫站關鍵設備國產化等領域實現更大突破,為實現氫能產業鏈自主可控作出更大貢獻;積極參與產業標準體系制定,推動技術創新與標準融合發展,為氫能產業穩健發展提供保障。同時,中國石化將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構筑以骨干企業為牽引、高校院所聯合攻關的創新聯合體,積極引導搭建國家級創新平臺,著力構建高效協作創新網絡,共同推動氫能技術與裝備國產化進程。
深化戰略合作,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發展。近年來,圍繞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中國石化與國內主要能源企業深化互利合作,戰略投資上海重塑、中鼎恒盛、海德利森、國富氫能、上海舜華、中科富海等產業鏈頭部企業,與法液空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康明斯簽署合作意向書并成立合資公司生產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取得了很好的合作成果。7月14日中國石化成功舉辦《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建設推進會暨高質量發展論壇》,并與河南機場集團、寶武清潔能源公司、一汽解放、中國氫能聯盟、中國船級社、上海交大氫科學中心、武漢綠動氫能技術公司等8家單位簽署氫能產業鏈建設合作協議,共同謀劃攜手打造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國家規劃》),明確了氫能在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戰略定位,為我國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繪就了藍圖。目前,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潔低碳氫能源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從中長期看,能源轉型將顯著提速,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極化的趨勢不可逆轉。氫能作為一種具有廣泛優勢的二次能源、一種可有效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互聯媒介,已經成為交通運輸、工業等領域大規模深度脫碳的最佳選擇,對保障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中國石化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聯合各政府產業基金、金融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氫能產業創新發展平臺,支撐構建產業鏈完整、分工協作、共同發展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中國石化將與產業鏈相關同仁攜手共進、砥礪前行,共同做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共同激發氫能發展的“鏈式反應”,釋放能源革命的強大力量。
【延伸閱讀】
全球最大光伏綠氫生產項目落戶新疆庫車
2021年11月30日,中國石化在北京、烏魯木齊、新疆庫車三地舉行云啟動儀式,宣布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這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綠氫生產項目,投產后年產綠氫可達2萬噸,也是中國石化助力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和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具體行動,對推動綠氫產業鏈發展、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是國內首次規;霉夥l電直接制氫的項目,總投資近30億元,主要包括光伏發電、輸變電、電解水制氫、儲氫、輸氫五大部分。項目將新建裝機容量300兆瓦、年均發電量6.18億千瓦時的光伏電站,年產能2萬噸的電解水制氫廠,儲氫規模約21萬標立方的儲氫球罐,輸氫能力每小時2.8萬標立方的輸氫管線及配套輸變電等設施。項目預計2023年6月建成投產,生產的綠氫將供應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替代現有天然氣化石能源制氫。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5萬噸,將為當地GDP年均貢獻1.3億元、創造稅收1800余萬元。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代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出席儀式并致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趙青參加儀式,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凌逸群主持儀式。
馬永生表示,氫能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當前中國石化正加快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十四五”期間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業務,并把氫能作為新能源業務主攻方向。該示范項目充分發揮新疆資源優勢,是中國石化打造第一氫能公司的重點工程,也是企地合作新的重大戰略成果,對推動能源轉型、促進新疆社會經濟發展、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公司將抓住機遇將其打造成精品項目、標桿工程,為助力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艾爾肯•吐尼亞孜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石化在新疆持續加大投資建設力度,為新疆民生改善、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將首個綠氫示范項目落戶新疆庫車,是雙方全面推進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和第八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新疆將立足建設我國能源“三基地一通道”戰略定位,積極支持和服務綠氫示范項目建設,持續深化企地合作,為助力新疆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中國石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做出應有貢獻。
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具有資源豐富、綠色低碳、規模應用、技術突破四大優勢,是中國石化第一個貫通風光發電、綠電輸送、綠電制氫、氫氣儲存、氫氣輸運、綠氫煉化等綠氫生產-利用全流程的典型示范項目。項目投產后將開創綠氫煉化新發展路徑,對煉化企業大規模利用綠氫實現碳減排具有重大示范效應。同時,重大設備機械、核心材料將全部實現國產化,項目所用的光伏組件、電解水制氫“心臟”電解槽、儲氫罐、輸氫管線等重大設備機械及核心材料全部實現國產化,對促進國內制氫設備產業快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圍繞“雙碳”目標,中國石化率先發展綠氫產業,積極推動石化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中國石化是國內最大的氫氣生產企業,目前年生產氫氣約390萬噸!笆奈濉逼陂g,公司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業務,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目前,除了在新疆庫車啟動建設制氫規模達2萬噸/年的全球最大綠氫示范項目之外,中國石化正全面推進氫能業務發展。在綠氫交通方面,服務2022北京冬奧會的4座加氫站已經正式投入運營,在全國已累計建成加氫站38座;同時,中國石化有3萬座加油站銷售網絡,具備發展氫能交通的產業基礎和先發優勢。到2025年,中國石化計劃建成油氫合建站、加氫站1000座。在綠氫科技方面,首套自主開發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示范站已投入運營。據了解,中國石化將持續加大綠色氫能業務投資力度,正在布局一批綠氫煉化示范項目。
氫能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對推動能源轉型、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綠氫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從源頭上杜絕了碳排放,是真正的清潔能源,被稱為“零碳氫氣”。我國可再生資源豐富,綠氫制取潛力巨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深入專題了解:萬家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