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醫圣祠里觀古今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1/5/14 7:41:46 用手機瀏覽

0:43
/0:43

綠樹蔥蘢中,佇立的歷代名醫塑像,眾多名家題寫的碑刻、匾額、楹聯,古樸的建筑群,共同構成了醫圣祠獨特的中醫文化遺存和人文景觀。

12日,正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醫圣祠,了解“醫圣”張仲景生平及其對中醫藥發展作出的貢獻。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這座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祠堂藏有萬余冊古籍書刊,其中就有那部經典醫書——《傷寒雜病論》。

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講話時曾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從山東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從福建武夷山的朱熹園,到此次的醫圣祠……循著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可以發現,“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他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

在新時代,如何“激活”“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1800多年后的今天,“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又一次大放異彩。根據該書名方優化組合、創新運用而成的“清肺排毒湯”,經國家推薦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使用,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由古至今,很多中外學者對《傷寒雜病論》進行了整理、注釋、研究。這部著作遠播海外,對多國醫學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鑒往知來,只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文明必將在不斷的傳承、發展、創新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典”亮百年|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每日一習話】明鏡所以照形 古事所以知今
第一報道|習主席的這些話,讓世界更懂中國的“全球觀
習近平的4月
聯播+|這些富民產業吸引了總書記目光
和人民在一起丨八桂山水,映照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時政新聞眼丨從“柳工牌”到螺螄粉,習近平柳州之行大
共克時艱共創未來  習近平這樣對世界說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