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2-2020年)》,要求各相關部門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工作部門分工的通知》確定的工作職責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低碳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應對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工業領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領域。
“十一五”以來,我國工業快速發展,2010年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40%,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工業也是我國能源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主要領域,2010年,工業能源消耗達到21億噸標準煤,占全社會總能源消耗的65%,占全國化石能源燃燒排放二氧化碳的65%左右。
我國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工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領域,控制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發展綠色低碳工業,既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行動方案》指出,堅持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心任務、堅持把技術進步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支撐、堅持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保障是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基本原則。
《行動方案》將實施六大重點工程:工業重大低碳技術示范工程、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示范工程、高排放工業產品替代示范工程、工業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工程、低碳產業園區建設試點示范工程、低碳企業試點示范工程。以實施六大重點工程為抓手,提高工業單位碳排放生產效率,提升碳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工業溫室氣體排放。
《行動方案》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全面落實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21%以上,到202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50%左右,基本形成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