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國家政策 >> 正文
國務院《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2/10/31 12:22:21 用手機瀏覽

  五、推動化石能源清潔發展

  從世界范圍看,今后相當長時期內,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將是能源供應的主體,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統籌化石能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加快建設先進生產能力,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動化石能源清潔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節能減排。

  ——安全高效開發煤炭。中國煤炭工業堅持科學布局、集約開發、安全生產、高效利用、保護環境的發展方針。按照控制東部、穩定中部、發展西部的原則,推進陜北、黃隴、神東等14個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實施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發展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優先建設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和特大型礦井。實施煤礦升級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提高采煤機械化程度和安全生產水平。大力發展礦區循環經濟,加大煤炭洗選比重,合理開發煤炭共伴生資源。按照能源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長產業鏈、高附加值的發展導向,有序建設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工程。鼓勵建設低熱值煤炭清潔利用和加工轉化項目。加強煤炭礦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做好采煤沉陷區和影響區的生態綜合治理、土地復墾等工作。

  ——清潔高效發展火電。中國堅持低碳、清潔、高效的原則,大力發展綠色火電。鼓勵煤電一體化開發,穩步推進大型煤電基地建設。積極應用超臨界、超超臨界等先進發電技術,建設清潔高效燃煤機組和節能環保電廠。繼續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嚴格控制燃煤電廠污染物排放,新建煤電機組同步安裝除塵、脫硫、脫硝設施,加快既有電廠煙氣除塵、脫硫、脫硝改造。鼓勵在大中型城市和工業園區等熱負荷集中的地區建設熱電聯產機組。在條件適宜的地區,合理建設燃氣蒸汽聯合循環調峰機組,積極推廣天然氣熱電冷聯供。嚴格控制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新增除“上大壓小”和熱電聯產之外的燃煤機組。加強火電廠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開展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以及碳捕捉與利用封存等技術應用示范項目。

  ——加大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中國將繼續實行油氣并舉的方針,穩定東部、加快西部、發展南方、開拓海域。推進原油增儲穩產,穩步推進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等重點石油規模生產區勘探開發。加強老油田穩產改造,提高采收率。加快天然氣發展,加大中西部地區主力氣田產能建設,抓好主力氣田增產,推進海上油氣田勘探開發,逐步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優化煉油工業布局,建設若干大型煉化基地,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煉油集聚區,實現上下游一體化、煉油化工一體化、煉油儲備一體化集約發展。

  ——積極推進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加快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是增強中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國將加快煤層氣勘探開發,增加探明地質儲量,推進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等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建設。加快頁巖氣勘探開發,優選一批頁巖氣遠景區和有利目標區。加快攻克頁巖氣勘探開發核心技術,建立頁巖氣勘探開發新機制,落實產業鼓勵政策,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實現到2015年全國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的總體目標,為頁巖氣未來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大頁巖油、油砂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

  ——加強能源儲運設施建設。綜合考慮目標市場,產業布局調整,煤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發電、抽水蓄能等電源點建設和進口能源,以及資源地的水和生態環境承載力等因素,統籌謀劃能源輸送通道建設。加快既有鐵路干線擴能改造和新建鐵路煤運通道建設,提高煤炭跨區運輸能力,建設配套港口碼頭。進一步擴大西電東送、北電南送規模,完善區域主干電網,發展特高壓等先進輸電技術,提高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加強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主干管網建設,提高油氣管輸比例,完善區域運輸網絡,建設沿海大型油氣接卸站。嚴格落實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律法規,確保油氣管道安全運行。統籌資源儲備和國家儲備、商業儲備,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完善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和煤炭儲備體系。提高天然氣調峰能力。建立健全煤炭調峰儲備。

  六、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能源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統籌城鄉能源協調發展,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廣大農村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用能條件,提高能源基本服務均等化水平,讓能源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

  ——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增加財政投入,通過擴大電網覆蓋面和發展分散式可再生能源,著力解決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內蒙古等省區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在無電人口集中地區,建立并完善承擔社會公共服務功能的電力普遍服務體系。2015年前基本解決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大力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加強農村能源建設,對改善農村民生,發展現代農業意義重大。堅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注重實效”的原則,加強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能源管理和服務體系。推進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用電條件,建設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村電網。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開展綠色能源示范工程,到2015年建成2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1000個太陽能示范村。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加強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和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器。

  ——加強邊疆地區能源建設。改革開放以來,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進步,用能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與中東部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國家對邊疆地區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強這些地區能源基礎設施和民生能源工程建設,積極支持西藏、新疆跨越式發展。加快推進西藏、新疆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肅四省藏區電網建設,擴大電網覆蓋面,提高供電可靠性。制定和實施西藏能源發展規劃,加大電力援藏資金支持,“十二五”期間直接援助資金將超過9億元人民幣。加快“氣化南疆”、“氣化北疆”等民生能源工程,繼續加強新疆與西北電網聯網工程建設,推進“疆電外送”能源大通道建設,盡快將新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在偏遠農牧區建設一批太陽能發電、風光互補電站等新能源設施,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

  ——改善城鎮居民生活用能條件。加強城鎮電網改造和升級,提高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優先確保居民生活用電。加快發展天然氣,建設和完善城市供氣管網,讓更多的居民用上天然氣。在北方采暖城市,因地制宜發展熱電聯產機組,進一步改善居民供暖條件。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談“推動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召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會
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解振華:中國正從六方面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下調十二五能源消費總量限定各地GDP增速
國務院常務會議計論通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
能源局:“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仍未上報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