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ㄒ唬┕澞芨脑旃こ獭 ——鍋爐(窯爐)改造和熱電聯產。實施燃煤鍋爐和鍋爐房系統節能改造,提高鍋爐熱效率和運行管理水平;在部分地區開展鍋爐專用煤集中加工,提高鍋爐燃煤質量;推動老舊供熱管網、換熱站改造。推廣四通道噴煤燃燒、并流蓄熱石灰窯煅燒等高效窯爐節能技術。到2015年工業鍋爐、窯爐平均運行效率分別比2010年提高5個和2個百分點。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大城市居民采暖除有條件采用可再生能源外基本實行集中供熱,中小城市因地制宜發展背壓式熱電或集中供熱改造,提高熱電聯產在集中供熱中的比重!笆濉睍r期形成75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電機系統節能。采用高效節能電動機、風機、水泵、變壓器等更新淘汰落后耗電設備。對電機系統實施變頻調速、永磁調速、無功補償等節能改造,優化系統運行和控制,提高系統整體運行效率。開展大型水利排灌設備、電機總容量10萬千瓦以上電機系統示范改造。2015年電機系統運行效率比2010年提高2-3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形成800億千瓦時的節電能力。 ——能量系統優化。加強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合成氨、煉油、乙烯等行業企業能量梯級利用和能源系統整體優化改造,開展發電機組通流改造、冷卻塔循環水系統優化、冷凝水回收利用等,優化蒸汽、熱水等載能介質的管網配置,實施輸配電設備節能改造,深入挖掘系統節能潛力,大幅度提升系統能源效率。“十二五”時期形成46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余熱余壓利用。能源行業實施煤礦低濃度瓦斯、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鋼鐵行業推廣干熄焦、干式爐頂壓差發電、高爐和轉爐煤氣回收發電、燒結機余熱發電;有色金屬行業推廣冶金爐窯余熱回收;建材行業推行新型干法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玻璃熔窯余熱發電;化工行業推行炭黑余熱利用、硫酸生產低品位熱能利用;積極利用工業低品位余熱作為城市供熱熱源。到2015年新增余熱余壓發電能力2000萬千瓦,“十二五”時期形成57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節約和替代石油。推廣燃煤機組無油和微油點火、內燃機系統節能、玻璃窯爐全氧燃燒和富氧燃燒、煉油含氫尾氣膜法回收等技術。開展交通運輸節油技術改造,鼓勵以潔凈煤、石油焦、天然氣替代燃料油。在有條件的城市公交客車、出租車、城際客貨運輸車輛等推廣使用天然氣和煤層氣。因地制宜推廣醇醚燃料、生物柴油等車用替代燃料。實施乘用車制造企業平均油耗管理制度!笆濉睍r期節約和替代石油800萬噸,相當于1120萬噸標準煤。 ——建筑節能。到2015年,累計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6000萬平方米,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6000萬平方米!笆濉睍r期形成6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交通運輸節能。鐵路運輸實施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空調發電車節油節電、動態無功補償以及諧波負序治理等技術改造;公路運輸實施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改造;水運推廣港口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油改電、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港區運輸車輛和裝卸機械節能改造、油碼頭油氣回收等;民航實施機場和地面服務設備節能改造,推廣地面電源系統代替輔助動力裝置等措施;加快信息技術在城市交通中的應用。深入開展“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笆濉睍r期形成1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綠色照明。實施“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分階段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熾燈等低效照明產品。推動白熾燈生產企業轉型改造,支持熒光燈生產企業實施低汞、固汞技術改造。積極發展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加快半導體照明關鍵設備、核心材料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支持技術成熟的半導體通用照明產品在賓館、商廈、道路、隧道、機場等領域的應用。推動標準檢測平臺建設。加快城市道路照明系統改造,控制過度裝飾和亮化!笆濉睍r期形成21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ǘ┕澞墚a品惠民工程。 加大高效節能產品推廣力度。民用領域重點推廣高效照明產品、節能家用電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商用領域重點推廣單元式空調器等,工業領域重點推廣高效電動機等,產品能效水平提高10%以上,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完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機制,擴大實施范圍,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強化監督檢查。“十二五”時期形成1000億千瓦時的節電能力。 。ㄈ┖贤茉垂芾硗茝V工程。 扎實推進《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25號)的貫徹落實,引導節能服務公司加強技術研發、服務創新、人才培養和品牌建設,提高融資能力,不斷探索和完善商業模式。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支持重點用能單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公共機構實施節能改造要優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加強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融資扶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靈活多樣的金融服務。積極培育第三方認證、評估機構。到2015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到2000多家,其中龍頭骨干企業達到20家;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50萬人!笆濉睍r期形成6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ㄋ模┕澞芗夹g產業化示范工程。 示范推廣低品位余能利用、高效環保煤粉工業鍋爐、稀土永磁電機、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發電、零排放和產業鏈接等一批重大、關鍵節能技術。建立節能技術評價認定體系,形成節能技術分類遴選、示范和推廣的動態管理機制。對節能效果好、應用前景廣闊的關鍵產品或核心部件組織規;a,提高研發、制造、系統集成和產業化能力!笆濉睍r期產業化推廣30項以上重大節能技術,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的節能產品制造企業,形成15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ㄎ澹┏擎偵钗鬯幚碓O施建設工程。 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力度。“十二五”時期新建配套管網16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200萬噸,升級改造污水日處理能力2600萬噸,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2700萬噸/日。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強化垃圾滲濾液處置!笆濉睍r期分別新增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削減能力280萬噸、30萬噸。 。┲攸c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 加強“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峽庫區及上游、丹江口庫區及上游、黃河中上游等重點流域和城鎮飲用水水源地的綜合治理,加大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強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渤海等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實施一批水污染綜合治理項目。推動受污染場地、土壤及其周邊地下水污染治理,重點推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大力推進重點行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時期造紙、紡織、食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化工、石化等行業分別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300萬噸、60萬噸、60萬噸、600萬噸、200萬噸、300萬噸。 。ㄆ撸┟摿蛎撓豕こ獭 完成5056萬千瓦現役燃煤機組脫硫設施配套建設,對已安裝脫硫設施但不能穩定達標的4267萬千瓦燃煤機組實施脫硫改造;完成4億千瓦現役燃煤機組脫硝設施建設,對7000萬千瓦燃煤機組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到2015年燃煤機組脫硫效率達到95%,脫硝效率達到75%以上。鋼鐵燒結機、有色金屬窯爐、建材新型干法水泥窯、石化催化裂化裝置、焦化煉焦爐配套實施低氮燃燒改造或安裝脫硫脫硝設施,高速公路沿線逐步建設柴油車脫硝尿素加注站!笆濉睍r期新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減能力277萬噸、358萬噸。 。ò耍┮幠;笄蒺B殖污染防治工程。 以規;B殖場和養殖小區為重點,鼓勵廢棄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建設雨污分離污水收集系統和厭氧發酵處理設施,配套建設分布式糞污貯存及處理設施。加強規模化養殖場沼氣預處理設施、發酵裝置、沼氣和沼肥利用設施建設,實現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到2015年,50%以上規;B殖場和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分別新增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削減能力140萬噸、10萬噸。 。ň牛┭h經濟示范推廣工程。 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示范、“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再制造產業化、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示范推廣等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建設,實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在農業、工業、建筑、商貿服務等重點領域,以及重點行業、重點流域、中西部產業承接園區實施清潔生產示范工程,加大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實施力度。加快共性、關鍵清潔生產技術示范和推廣,培育一批清潔生產企業和工業園區。 。ㄊ┕澞軠p排能力建設工程。 推進節能監測平臺建設,建立能源消耗數據庫和數據交換系統,強化數據收集、數據分類匯總、預測預警和信息交流能力。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耗在線監測體系建設試點和城市能源計量示范建設。建設縣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加強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完善區域污染源在線監控網絡,建立減排監測數據庫并實現數據共享。加強氨氮、氮氧化物統計監測,提高農業源污染監測和機動車污染監控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監管機構標準化和執法能力建設,加強省、市、縣節能減排監測取證設備、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測試分析儀器配備。 初步測算,“十二五”時期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需投資約23660億元,可形成節能能力3億噸標準煤,新增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減能力分別為420萬噸、277萬噸、40萬噸、358萬噸(見表4)。
表4 “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投資需求
工程名稱 |
投資需求(億元) |
節能減排能力(萬噸) |
節能重點工程 |
9820 |
30000(標準煤) |
減排重點工程 |
8160 |
420(化學需氧量)、277(二氧化硫)、40(氨氮)、358(氮氧化物) |
循環經濟重點工程 |
5680 |
支撐實現上述節能減排能力 |
總計 |
23660 |
|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