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正文
《“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解讀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12/1/16 16:21:55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未來5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各項工作任務,這標志著我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是國務院首次頒布的關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的重大政策文件,全面部署了未來5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各項工作任務,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重大舉措,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方案》明確了“十二五”時期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目標

  一是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按2005年價格計算)二氧化碳排放為1.9噸左右,比2010年下降17%,比2005年下降34%左右,對非能源活動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溫室氣體排放也提出了控制要求。

  二是提出要進一步完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體系、體制機制,基本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逐步形成碳排放交易市場;要通過低碳試點示范,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區和城市,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低碳產業園區和低碳社區,推廣一批具有良好減排效果的低碳技術和產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在各。▍^、市)節能目標分解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地“十二五”時期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和森林碳匯潛力等因素,以及個別地區的特殊情況和地區間的平衡,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各地區的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并在加強組織領導和評價考核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首次把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地方,對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方案》提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綜合措施

  《方案》圍繞調整產業結構、節能降耗、發展低碳能源、增加碳匯以及降低非能源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節約和替代高排放產品等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提出了需要綜合運用的措施。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要比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而“十一五”時期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僅提高了2.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未來5年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需付出更大努力,要在繼續大力控制高耗能產業增長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進一步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大力度推動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從量到質的全面提升。在節能和發展低碳能源領域,《方案》對各種行動措施的定位更加明確,不僅很好地契合了“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相關發展目標,如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1.4%等目標,還奠定了相關領域各項工作的發展重點和基調。在增強碳匯方面,《方案》指出加強森林碳匯仍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但同時也要加強農田草地碳匯、海洋碳匯、碳捕獲和埋存等其他碳匯的探索和示范。在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和高排放產品節約和替代方面,《方案》提出了更為細化的工作內容,這有助于具體落實相關活動,為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做好必要補充。

  《方案》在健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體制機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重大舉措

  一是就開展低碳試點示范提出了8個方面的要求。繼“十一五”時期推動“五省八市”低碳試點的基礎上,《方案》圍繞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低碳產業試驗園區、低碳社區、低碳商業、低碳產品、碳捕集和封存、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加大對試點示范工作支持力度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從不同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地開展低碳試點示范的一系列措施!斗桨浮分赋,在省、市層面,重點是要結合區域特點,探索一種綜合性低碳發展方式,使之成為綠色低碳經濟在省、市一級的具體延伸;在產業層面,重點是推廣低碳生產模式,通過探索和建立低碳產業試驗園區,逐步樹立低碳產業的基準和標桿;在社區層面,除了加強社區總體規劃和低碳能源、材料等的使用,也要大力倡導低碳行為和消費模式;在產品層面,要在強化對低碳產品進行合理標識的基礎上,加強對低碳產品消費的引導。

  二是提出探索建立我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以較低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目標。一方面,要建立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建立自愿減排交易登記注冊系統和信息發布制度,開展自愿減排交易活動;另一方面,要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制定相應法規和管理辦法,研究提出溫室氣體排放權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區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此外,要加強碳排放交易支撐體系建設,研究制定我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總體方案,加強碳排放交易機構和第三方核證機構資質審核,嚴格審批條件和程序,建立試點地區碳排放權交易登記注冊系統、交易平臺和監管核證制度。

  三是提出了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的具體要求。一方面要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制度,將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指標納入政府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健全涵蓋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廢棄物處理等領域,適應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的統計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制定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指南,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信息系統,定期編制國家和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做好年度核算工作,構建國家、地方、企業3級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和核算工作體系,實行重點企業直接報送能源和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制度。根據《方案》要求,未來在國家、地方、企業等不同層面都要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統計與核算的能力建設,從而為實現未來溫室氣體排放的制度化考核奠定良好基礎。

  《方案》強化了工作落實保障機制,為確保實現“十二五”時期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和評價考核。《方案》要求,各。▍^、市)要將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完成本地區的目標任務。要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區(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干部政績考核體系。

  二是要健全管理體制!斗桨浮芬,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構建設,逐步健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監管體制,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與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節能和提高能效、生態保護等工作的協同作用,完善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財稅、金融、價格、產業等政策的協調配合。

  三是要落實資金保障!斗桨浮芬,各地區、有關部門要圍繞實現“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切實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要從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等財政資金中安排資金,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相關工作,并充分利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資金,拓寬多元化投融資渠道,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外資投入低碳技術研發、低碳產業發展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重點工程。同時,要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積極做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低碳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和配套服務工作。

  四是要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斗桨浮穱@重點發展經濟適用的低碳技術、開發高性價比關鍵低碳技術、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技術等方面,提出了強化科技支撐的要求;圍繞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教育培訓、基礎研究和科技研發隊伍、戰略與政策專家隊伍、國際談判專業隊伍和低碳發展市場服務隊伍等方面,提出了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

  五是要推動全社會低碳行動。《方案》對公共機構、重點行業企業和社會公眾都提出了明確任務。要發揮公共機構的示范作用,推進低碳機關、低碳校園、低碳場館和低碳軍營建設,建立低碳產品政府采購制度。要推動行業開展減碳行動,在鋼鐵、建材、電力、煤炭、石油、化工、有色、紡織、食品、造紙、交通、鐵路、建筑等行業制定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方案。要提高公眾參與意識,宣傳低碳生活典型,樹立綠色低碳的價值觀、生活觀和消費觀。

  總之,作為指導我國未來5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方案》的頒布吹響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號角,充分表明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在推動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各級政府、企業和廣大社會公眾,應以此為契機,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機遇,嚴格按照《方案》提出的要求,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完成“十二五”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實際行動為我國綠色低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 康艷兵 劉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今年將啟動運行
歐盟進一步與中國就碳排放交易合作 新達成逾7千萬元項
2013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發改委公布發電等10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
住建部通報2012年建設領域節能減排監督檢查情況
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2-2020年)全文
四部門聯合印發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2-2020年)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