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習近平以“線上”方式同德國、歐盟領導人共同舉行會晤。
特殊時期、特殊安排。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讓以視頻、電話等為渠道的“在線外交”成為世界各國的一種常態。習近平在“在線外交”中以多樣的交往方式深化中國與各國的合作,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恢復經濟、維護正義注入信心,展現出新時代中國的大國擔當。
1.團結合作的決心絕不動搖
“中方將繼續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動”,“中方始終心系烏拉圭人民抗疫斗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和歐盟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在同外國領導人的“線上”交往互動中,習近平不斷傳遞真摯的中國情誼。
談全球抗疫,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提出4點倡議——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積極支持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談中歐關系,習近平在以視頻方式同德國歐盟領導人共同舉行會晤時強調,“越是面對這樣的形勢,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團結合作的大方向,越要堅定不移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談中非關系,習近平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重申:“中方珍視中非傳統友誼,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方加強中非團結合作的決心絕不會動搖。”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的外交日程保持著頻密節奏。表達謝意與支持、傳遞情誼與信心、倡議團結與合作,推動中國與大國關系穩中有進、深化同周邊國家利益交融、厚植與發展中國家友誼、堅定捍衛多邊主義,習近平的“線上外交”不斷拉緊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紐帶。
2.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
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封閉還是開放?對抗還是合作?人類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中國怎么做,國際社會很關注。
“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以開放、合作、共贏精神同世界各國共謀發展”。今年以來,習近平在很多不同場合宣示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
說到做到。9月上旬,中國克服疫情影響舉辦服貿會,吸引148個國家和地區1.8萬家企業和機構、10萬人參加。9月14日,中歐雙方宣布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確認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中歐決定建立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數字合作伙伴關系。
“中國致力于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在同德國歐盟領導人共同舉行會晤時這樣闡述中國這一重大戰略部署。那么,該如何理解“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對此,習近平曾專門進行過說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
展!
3.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全球戰“疫”中習近平頻頻提及的一個關鍵詞。
習近平深知,“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泵鎸ν蝗缙鋪淼膰乐匾咔,中國不僅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我們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范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宣布中國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舉措,并呼吁“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習近平提出“繼續向非洲國家提供物資援助、派遣醫療專家組、協助非方來華采購抗疫物資”等一系列援非抗疫舉措,并明確表示:“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簽化,反對種族歧視和意識形態偏見,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在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時,習近平鄭重宣告:“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站在多邊主義一邊,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后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習近平在3月12日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電話時說的這段話意味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