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7月19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原則同意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眹野l改委將以此為依托,開展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等十個重點領域工作。
一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茖W合理確定各地區“十二五”能源消費總量、單位GDP能耗和碳強度下降以及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目標,健全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對地方節能減排、降低碳強度目標和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實行問責制。
二是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強化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標約束,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形成節能環保減碳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三是實施節能環保減碳重點工程和示范工程。實施節能改造工程、重大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和節能管理能力建設工程。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規;笄蒺B殖污染治理工程和脫硫脫硝工程。實施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建設100個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50個“城市礦產”示范基地、5個再制造產業集聚區。實施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控排技術示范工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示范項目和高排放產品節約替代工程。
四是全面開展節能減碳全民行動。繼續在企業、農村、商店、機關、學校、社區、軍營開展全民節能行動,在工業企業開展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和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在建筑領域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和金太陽工程,在交通運輸領域開展“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在農業和農村、商業和民用、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減排活動。
五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編制和實施全國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重點領域專項規劃,深化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組織實施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即實施循環經濟十大工程,創建百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和鄉鎮,培育千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由試點向示范推廣的轉變。
六是加快低碳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共性、關鍵和前沿技術攻關。實施節能減碳重大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重點支持電動汽車、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半導體照明、低品位余熱利用等關鍵低碳技術與設備產業化。加快節能減碳技術推廣應用。
七是完善相關經濟政策。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推行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格和供熱計量收費。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完善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政策。深化政府推廣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激勵機制。推進資源稅改革,落實和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加大各類金融機構對節能減排、低碳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銀行綠色評級制度。
八是扎實推進低碳試點。試點省區和城市將編制低碳發展規劃,積極探索具有本地區特色的低碳發展模式,建立有利于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適時擴大低碳試點內容和范圍。
九是增加森林碳匯。大力推進植樹造林,繼續實施三北防護林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速生林基地建設工程等生態建設項目。深入開展城市綠化造林,加快建設城市森林生態屏障。
十是創新體制機制。健全節能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法律法規。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逐步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推行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行特許經營。加快節能環保標準體系建設,建立“領跑者”標準制度,促進用能產品能效水平快速提升。研究建立低碳產品標識和認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