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正文
我國目前碳交易政策形勢以及市場發展分析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11/7/19 9:45:19 用手機瀏覽

 

  《經濟參考報》:如果投資回報率短期難有起色,上述機構看重的是什么?

  陳歡:除了剛才提到的與國際金融公司合作探索融資模式外,部分銀行也在自行探索更為符合我國國情的融資模式,積極推動國內碳金融業發展。隨著我國政府在2009年公開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以及我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逐步建立國內碳市場,國內外對國內碳市場和碳金融的發展抱有較高的期望。

  我認為,這些機構涉足碳金融更重要的動因,是在為未來國內碳金融發展趟路子、探索模式。這些機構當前最看重的不是投資回報率,而是要占得先機,在未來預期的碳市場中分得更大一杯羹。

  《經濟參考報》:在“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間,如何為金融機構在碳金融領域開疆拓土營造靈活、公正、寬松的政策環境?

  陳歡:我認為當前國內碳金融發展缺少的不是具體的發展模式和實施手段,而是國家的發展定位和政策導向。當前要進一步鼓勵國內碳金融業發展,應重點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首先要進一步明確我國國內碳市場的發展預期和實施路徑,雖然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及“十二五”規劃中,我們已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但更為清晰化的路線圖將更利于各金融機構有計劃、有步驟的進入碳金融領域。

  其次,盡快出臺碳交易和碳金融發展指導規章制度,用于指導金融機構項目業務的具體實施,消除企業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恐懼。

  再次,進一步加大金融政策與財稅政策的引導與激勵作用,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積極探索我國碳金融的發展之路。

  最后,切實發揮公共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我們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等政策導向性,四兩撥千斤,引導更多的民營資本向低碳領域進行投資。

  《經濟參考報》:您多次提到,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政府就要承擔責任,CDM項目猶然。政府會采取怎樣的財稅、信貸等手段,引導碳信貸規模的壯大?

  陳歡:為推動我國碳市場發展,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CDM項目實施,包括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出臺了《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及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了《關于辦理二氧化碳減排量等環境權益跨境交易有關外匯業務問題的通知》等,對實施CDM項目的企業予以政策支持,引導我國碳市場的發展。

  此外,我國絕大多數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都是屬于國家政策鼓勵的風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余熱余壓回收利用、能效提高等項目,這些項目本身就享受國家財政優惠政策。

  《經濟參考報》: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內的創新資金機制,旨在通過創新融資機制引導我國碳金融業的發展。為了夯實這個中國CDM項目最大政策性基金的基礎,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在基金有償使用和理財活動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陳歡:根據國務院對清潔基金的按照社會性基金管理和政策性基金的定性和授權,清潔基金除通過贈款方式直接支持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談判和國內戰略的實施外,還通過委托貸款、股權投資、融資擔保等有償使用活動和清潔理財活動推動我國的低碳發展。

  目前,清潔基金的有償使用業務和清潔理財業務已全面展開,在支持節能減排項目的同時對每個項目進行詳細的碳減排預算編制。2010年清潔基金與浙商銀行聯合開展了清潔發展專項理財活動,支持的節能減排項目預期年減排量達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2011年4月21日,清潔基金的首批清潔發展委托貸款項目正式實施,項目實施后的預期年減排量達5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后期大批項目正在組織實施,預計年底前完成20億元投資規模。


 

上一頁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今年將啟動運行
發改委要求重點企業核算排放 統一碳市場打基礎
中國碳交易試點提速 七省市試點方案年底前面市
深圳明年啟動碳排放交易 800家企業將強制減排
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我國2012年將全面推進低碳發展和碳交易試點
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廣州產權交易市場發展意見
財政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辦法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