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8日聯合國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氣候變化會談,為期6天的會談艱難閉幕,參會的各國代表團和人員即將啟程回國。因對談判議程意見不一,氣候變化談判最終陷入僵局。對曼谷會議的概括評價是:政治意愿低迷,僵局依舊。
這次會議除了產生幾份文件外,無實質進展。缺乏足夠的政治意愿,互信不足是這次會議的特點。值得慶賀的是LCA(長期合作行動工作組)的“議程”也在最后一分鐘敲定,使6月的波恩會議能夠進入實質性的談判,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談判代表在會前曾表示,希望曼谷會議能在去年12月坎昆大會達成的幾項協議的基礎之上延續。但最終會談仍以無實質進展告終,只是為12月底南非德班的氣候會談草草地擬定了一個寬泛的議程。大會最終也沒有能夠討論到任何細節性的問題
人們之所以津津樂道《京都議定書》,因為它是締約各方高度政治意愿的產物!毒┒甲h定書》的特點包括:堅持氣候變化的原則,即共同的但帶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要首先承擔減排責任;它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變化公約,是基于科學、歷史責任、平等和能力作出的;它是全方位的國家減排行動,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規范。附件1國家減排責任是可相互比較的,減排結果是可以核查的;它的第一承諾期為5年,并定期實施硬性規則;它秉承公平原則,采用同一的計算體系,同一的報告規范等。
《京都議定書》是目前唯一的一個對近40個發達國家制定具有法律效力減排目標的全球協議。該協議到2012年到期。目前,還沒有任何一項新的國際協議能取代《京都議定書》。許多發展中國家表示,會談需要加快進度達成一項于2013年生效的全球協議,以避免出現斷檔。
這導致會談退回到試圖在同一時間內解決所有問題的危險之中,聯合國去年曾表示這一步會極大損害談判進程。坎昆協議已經確立了“逐步解決問題”的談判過程,并將其視為能夠在不同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的重要手段。發展中國家希望能夠從2013年開始繼續延長《京都議定書》的第二個承諾期。
“如果在這一問題上沒有任何政治解決辦法的話,執行坎昆協議并繼續向前邁進幾乎是不可能的!逼び热驓夂蜃兓行牡陌蕴亍さ狭指瘢‥lliott Diringer)說。
許多發達國家表示,他們希望取得一項范圍更廣的氣候變化協議,能夠約束所有的排放大國采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日本、加拿大和俄羅斯強烈反對延長《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而發展中國家則表示《京都議定書》必須保留。
代表131個發展中國家成員的77國集團加中國表示,盡管坎昆給今后的會談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很多更艱難的談判議題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同時大會主席提出的議程也應該受到質疑。
俄羅斯對于議程問題陷入僵局表示失望。俄羅斯代表團團長說,他們熱切希望看到在坎昆協議方面取得任何進展。
“我們現在陷入了關于議程問題的純粹的步驟討論之中,而這本應該是避免的!眾W列格·沙馬諾夫(Oleg Shamanov)說,“從我們已經在坎昆取得的成果上倒退,這一點讓我感到特別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