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交通能耗大約占社會總能耗的20%,并呈逐年上升之勢。如不能有效控制,未來中國交通能耗比重將進一步提升,或如發達國家一樣,占全社會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左右。 交通行業無疑已成為“十二五”減排的重點領域。何建中坦陳,“十二五”時期節能減排工作形勢嚴峻,壓力沉重。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研究員石京稱,我國交通運輸行業能源利用效率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3月23日,在交通運輸部例行記者會上,政策法規司司長何建中披露了交通運輸行業“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指標。據了解,交通運輸行業“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指標是,到2015年,在能源強度指標方面,與2005年相比,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10%左右,其中營運客車、營運貨車分別下降6%和12%左右。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已獲原則性通過,但具體公布時間未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傅志寰表示,目前交通節能有兩大問題,第一,管理體制上綜合協調能力不強,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各自為政,難以無縫銜接,不利于建設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二是道路運輸作為能耗大戶,涉及許多非營運單位,包括耗能很多的私人小汽車,缺乏有力的管理協調部門。
推進公交優先,提倡出行乘坐公共交通是交通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加快公交專用道建設,提高公交車行駛車速,降低能耗;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智能調度系統建設,提高出租汽車里程利用率。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升,在2010年11月22日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力發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是我們推動節能減排,實現汽車綠色化一項的重要措施。在整個國際產業界實現交通能源電動化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也積極支持汽車企業大力發展電動企業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