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正文
我國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和勘探開發戰略構想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1/3/27 22:47:38 用手機瀏覽

    我國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和勘探開發的戰略重點

    加強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優選頁巖氣富集有利目標區和勘探開發區,建立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和勘探開發先導試驗區;把落實資源并實現儲量穩步增加放在首位,逐步加強頁巖氣開發,力爭2020年實現年產能150億~300億立方米;系統地研究頁巖氣地質理論和新認識,構建頁巖氣地質理論體系;全力推進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創新,構筑支撐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技術體系;加強頁巖氣資料的集成利用,建設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培養頁巖氣戰略調查和勘探開發隊伍。

    (一)加強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

    根據我國頁巖分布和頁巖氣富集的地質條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頁巖氣地質調查。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質資料,有針對性地部署實物工作量,通過調查進一步查明我國頁巖氣基礎地質背景和條件,預測富含有機質頁巖發育區,預測頁巖氣資源潛力與分布。同時,獲取系統的資料數據,編制系列圖件,建成頁巖氣地質調查數據資料集成系統,形成系列調查研究成果。

    優選頁巖氣富集有利目標區和勘探開發區。重點選擇我國南方海相頁巖地層,特別是上揚子地區作為戰略突破區,針對四川盆地及其周緣的下寒武統、下志留統、二疊系等頁巖地層,開展頁巖氣地質和富集條件調查,力爭率先實現重大突破。選擇我國海陸交互相和湖相頁巖地層,作為戰略準備區,針對滇黔桂下揚子和華北海陸交互相、松遼盆地下白堊統、渤海灣盆地古近系、鄂爾多斯盆地上三疊統等湖相泥頁巖地層,開展頁巖氣地質綜合調查和資源前景分析,力爭實現新發現。

    建立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和勘探開發先導試驗區。在川渝黔鄂地區建立第一個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先導試驗區。力爭1~2年取得突破,獲得頁巖氣工業氣流;2~5年實現重大突破,提交一批頁巖氣富集有利目標區和勘探開發區,提交頁巖氣可采儲量千億立方米左右,形成我國首個頁巖氣大氣區。同時,著力解決頁巖氣重大地質問題和關鍵技術方法,形成頁巖氣資源技術標準和規范。

    (二)推進頁巖氣勘探開發

    把落實資源并實現儲量穩步增加放在首位。南方海相頁巖地層、北方湖相頁巖地層和廣泛分布的海陸交互相地層等將是今后頁巖氣勘探的主要領域。四川、鄂爾多斯、渤海灣、松遼等八大盆地頁巖氣富集條件優越,是未來頁巖氣勘探的主要對象,含油氣盆地之外廣泛分布的頁巖也是重要的勘查目標。近期應以川南、川東南、黔北、渝東南、渝東北、川東、渝東鄂西為重點,加大勘探力度,加快勘探步伐,爭取獲得重大進展,提交頁巖氣儲量,發現大氣田。

    逐步加強頁巖氣開發。目前,我國頁巖氣開發還不具備規模建產的資源基礎,從目前勘探準備和可能提交儲量的情況分析,四川盆地及其周緣將是近期頁巖氣開發主陣地,將川渝黔鄂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先導試驗區作為近期重要的建產陣地;鄂爾多斯、渤海灣、松遼等現有含油氣盆地和盆地外廣泛分布的頁巖區作為第二梯次開發陣地,作為接替資源進行開發。下一步應做好探明儲量開發評價和目標區優選、建產準備工作,力爭2020年實現頁巖氣年產能150億~300億立方米。

    (三)加強頁巖氣地質基礎研究

    系統研究我國頁巖氣地質理論和新認識。在分析我國頁巖氣地質理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開展頁巖發育和頁巖氣富集類型研究,重點研究我國頁巖氣富集模式及特點,系統研究我國頁巖氣資源分布規律、資源潛力和評價方法參數體系等。

    構建我國頁巖氣地質理論體系。通過近些年不斷探索,我國頁巖氣基礎地質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嚴格地說,針對我國地質特點的頁巖氣地質理論和認識還在探索中,尚未形成體系。未來幾年,結合目前已經起步的頁巖氣基礎地質、勘探開發研究,并盡快啟動鉆井、完井地質的研究,可望在不遠的將來,構建適合于我國地質條件、且對我國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和勘探開發具有指導意義的較為完整的中國頁巖氣地質理論體系。

    (四)提高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水平

    全力推進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創新。完善和創新頁巖氣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鉆探完井和壓裂等技術方法,形成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勘探技術方法體系,確?碧侥繕说穆鋵嵑晚樌瓿伞a槍搸r氣特點,引進、吸收、提高、創新頁巖氣儲層評價技術、射孔優化技術、水平井技術和壓裂技術,逐步形成一批適合我國頁巖氣地質特點的自主創新關鍵技術。

    構筑支撐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技術體系。確定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攻關方向和重點,瞄準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強化科技攻關,建立頁巖氣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重大先導、推廣技術、引進技術等分層次的技術研發、應用保障體系。積聚力量,攻克難關,逐步由技術引進向自主創新轉變,推進原始創新,力爭跨越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門檻,提高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石油天然氣對外合作項目審批取消
發改委出臺政策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
關于利用煤層氣(煤礦瓦斯)發電工作的實施意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